近期辽宁沈阳一饭店冻库着火,导致22人死亡,3人受伤,此事件再次将冷库防火的热度推上热搜,不少企业开始针对性冷库冻库防火材料进行严查。在当今的冷链物流行业中,冷库的防火安全至关重要。为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行,减少火灾风险,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防火等级要求标准规范。那么冷库防火等级到底如何划分?有哪些要求标准规范?
一、冷库防火等级划分
冷库的防火等级划分主要依据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,2018年版)等相关标准。根据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,冷库防火等级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五类:
1.甲类:火灾危险性最高,包括闪点小于28℃的液体,如甲醇、乙醇等易燃液体。
2.乙类:包括闪点大于等于28℃但小于60℃的液体,如煤油,以及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等。
3.丙类:分为丙1项和丙2项。丙1项指闪点大于等于60℃的液体,如柴油、润滑油;丙2项则是可燃固体,如粮食、纸张等。
4.丁类:难燃烧物品,如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。
5.戊类:不燃烧物品,如钢材、铝材等金属材料。
二、冷库建筑耐火等级
冷库的耐火等级则根据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进行划分,共分为四级:
1.一级耐火等级: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不燃烧体,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冷库主体建筑。柱、梁、楼板等构件的耐火极限有严格要求,柱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.00小时,梁不低于2.00小时,楼板不低于1.50小时。
2.二级耐火等级:大部分建筑构件为不燃烧体,部分构件为难燃烧体。吊顶采用难燃性材料,耐火极限不低于0.25小时。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较一级有所降低,但仍能满足防火要求。
3.三级耐火等级:部分构件为不燃烧体,部分为难燃烧体和可燃烧体。屋顶承重构件可能采用可燃性材料,耐火极限较低。承重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一般不低于0.50小时。
4.四级耐火等级:建筑构件多为可燃性材料,耐火性能较差。目前新建冷库一般不采用这种耐火等级。
三、冷库防火设计规范
除了防火等级划分外,冷库防火设计还需遵循一系列具体规范:
库房布局:冷藏间与制冷机房、变配电所和控制室贴邻布置时,相邻墙体应至少有一面为防火墙。冷藏间耐火等级为一、二级时,单层、多层冷藏间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面积有明确规定。
防火隔墙与防火门:冷藏间与穿堂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隔墙,冷藏门可为非防火门,但应设有应急内开门锁装置。
安全疏散:库房楼梯间应设在穿堂附近,采用不燃材料建造。通向穿堂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。大型冷藏间应至少设置两个冷藏门。
灭火系统:大型冷库和高层
冷库设计温度高于0℃,且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时,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。
冷库防火等级要求标准规范是确保冷库安全运行的基石。通过合理划分防火等级、严格遵循建筑耐火等级要求以及落实防火设计规范,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火灾风险,保障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。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防火规范,共同为冷库防火安全贡献力量。
如您对冷库防火等级要求标准规范还不了解,欢迎咨询上海浩爽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师(400-861-7579),浩爽制冷免费提供冷库设计方案及
冷库工程报价详细清单,专业提供整套冷库工程设计、采购、安装、售后一体化解决方案,为大型食品、医药、冷链物流、化工等企业提供
冷库建造服务。